除权,填权

除权(exit right,XR)涉及两种情况,

一种是指股票的发行公司依一定比例分配股票给股东,作为股票股利,此时增加公司的总股数,派发股票股利的 , 举例如下:配股比率为25/1000,表示原持有1000股的股东,在除权后,股东持有股数会增加为1025股。此时,公司总股数则膨胀了2.5%。

还有一种是指股票的发行公司向股东配股。配股的意思即是公司向老股东发行股票。除了股票股利之外,发行公司也可分配“现金股利”给股东,此时则称为除息。(红利分为股票红利与现金红利,分配股票红利对应除权,分配现金红利对应除息。)

除权是由于公司股份数量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减少,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为。

除权或除息的产生系因为投资人在除权或除息日之前与当天购买者,两者买到的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但是内含的权益不同,显然相当不公平。因此,必须在除权或除息日当天向下调整股价,成为除权或除息参考价。

股权登记日,简单说就是,如果你在这个日期(含)之前买了这种股票,你就拥有公告里说的转增,配送股或者红利的权利。登记拥有这种权利的股东的名字。

除权日是,转增或者配送股以后市场可流通总股数增加,那么原来的市场价格必须进行除权。不然对后来买股票的人就不公平了。一样的总市值,股数增加了,价格却没降。

除权当日会在股票名前加XR为除权,XD为除息,DR为权息同除,除权日开盘价不一定等于除权价,除权价仅是一个参考价格,当实际开盘价高于这个价格,称为填权。

上市公司在分红后,都会将股价进行除权除息,除权除息后股票的价格就会下降。而填权的意思就是除权后的一段时间内,市场投资者持续看好买入该股,使股票的市场价格上涨到股票除权除息的基准价的上方。

比如说:某个公司分红前的股价为20元,公司采用10送10的分红方案,即每持有10股就能得到免费的10股红股。送股不需要出资认购,所以投资者的股票数量增加,但总资产不变。因此就会除权将股价降低,即除权基准价为10元,当股价大于10元就叫做填权;当股价再次上涨至20元以上就叫做填满权。贴权的意思就是指除权后股价跌至除权基准价的下方。

正则表达式疑点

.*和.*?区别

1. .*

. 表示匹配除换行符 \n 之外的任何单字符,*表示零次或多次。所以.*在一起就表示任意字符出现零次或多次。没有?表示贪婪模式。比如a.*b,它将会匹配最长的以a开始,以b结束的字符串。如果用它来搜索aabab的话,它会匹配整个字符串aabab。这被称为贪婪匹配。
又比如模式src=`.*`, 它将会匹配最长的以 src=` 开始,以`结束的最长的字符串。用它来搜索 <img src=“test.jpg` width=`60px` height=`80px`/> 时,将会返回 src=“test.jpg` width=`60px` height=`80px`

2. .*?

?跟在*或者+后边用时,表示懒惰模式。也称非贪婪模式。就是匹配尽可能少的字符。就意味着匹配任意数量的重复,但是在能使整个匹配成功的前提下使用最少的重复。
a.*?b匹配最短的,以a开始,以b结束的字符串。如果把它应用于aabab的话,它会匹配aab(第一到第三个字符)和ab(第四到第五个字符)。
又比如模式 src=`.*?`,它将会匹配 src=` 开始,以 ` 结束的尽可能短的字符串。且开始和结束中间可以没有字符,因为*表示零到多个。用它来搜索 <img src=``test.jpg` width=`60px` height=`80px`/> 时,将会返回 src=“

3. .+?

同上,?跟在*或者+后边用时,表示懒惰模式。也称非贪婪模式。就意味着匹配任意数量的重复,但是在能使整个匹配成功的前提下使用最少的重复。
a.+?b匹配最短的,以a开始,以b结束的字符串,但a和b中间至少要有一个字符。如果把它应用于ababccaab的话,它会匹配abab(第一到第四个字符)和aab(第七到第九个字符)。注意此时匹配结果不是ab,abaab。因为a和b中间至少要有一个字符。
又比如模式 src=`.+?`,它将会匹配 src=` 开始,以 ` 结束的尽可能短的字符串。且开始和结束中间必须有字符,因为+表示1到多个。用它来搜索 <img src=“test.jpg` width=`60px` height=`80px`/> 时,将会返回 src=“test.jpg`。注意与.*?时的区别,此时不会匹配src=“,因为src=` 和 ` 之间至少有一个字符。

常用正则表达式大全

一、校验数字的表达式

1. 数字:^[0-9]*$

2. n位的数字:^\d{n}$

3. 至少n位的数字:^\d{n,}$

4. m-n位的数字:^\d{m,n}$

5. 零和非零开头的数字:^(0|[1-9][0-9]*)$

6. 非零开头的最多带两位小数的数字:^([1-9][0-9]*)+(.[0-9]{1,2})?$

7. 带1-2位小数的正数或负数:^(\-)?\d+(\.\d{1,2})?$

8. 正数、负数、和小数:^(\-|\+)?\d+(\.\d+)?$

9. 有两位小数的正实数:^[0-9]+(.[0-9]{2})?$

10. 有1~3位小数的正实数:^[0-9]+(.[0-9]{1,3})?$

11. 非零的正整数:^[1-9]\d*$ 或 ^([1-9][0-9]*){1,3}$ 或 ^\+?[1-9][0-9]*$

12. 非零的负整数:^\-[1-9][]0-9″*$ 或 ^-[1-9]\d*$

13. 非负整数:^\d+$ 或 ^[1-9]\d*|0$

14. 非正整数:^-[1-9]\d*|0$ 或 ^((-\d+)|(0+))$

15. 非负浮点数:^\d+(\.\d+)?$ 或 ^[1-9]\d*\.\d*|0\.\d*[1-9]\d*|0?\.0+|0$

16. 非正浮点数:^((-\d+(\.\d+)?)|(0+(\.0+)?))$ 或 ^(-([1-9]\d*\.\d*|0\.\d*[1-9]\d*))|0?\.0+|0$

17. 正浮点数:^[1-9]\d*\.\d*|0\.\d*[1-9]\d*$ 或 ^(([0-9]+\.[0-9]*[1-9][0-9]*)|([0-9]*[1-9][0-9]*\.[0-9]+)|([0-9]*[1-9][0-9]*))$

18. 负浮点数:^-([1-9]\d*\.\d*|0\.\d*[1-9]\d*)$ 或 ^(-(([0-9]+\.[0-9]*[1-9][0-9]*)|([0-9]*[1-9][0-9]*\.[0-9]+)|([0-9]*[1-9][0-9]*)))$

19. 浮点数:^(-?\d+)(\.\d+)?$ 或 ^-?([1-9]\d*\.\d*|0\.\d*[1-9]\d*|0?\.0+|0)$

二、校验字符的表达式

1. 汉字:^[\u4e00-\u9fa5]{0,}$

2. 英文和数字:^[A-Za-z0-9]+$ 或 ^[A-Za-z0-9]{4,40}$

3. 长度为3-20的所有字符:^.{3,20}$

4. 由26个英文字母组成的字符串:^[A-Za-z]+$

5. 由26个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的字符串:^[A-Z]+$

6. 由26个小写英文字母组成的字符串:^[a-z]+$

7. 由数字和26个英文字母组成的字符串:^[A-Za-z0-9]+$

8. 由数字、26个英文字母或者下划线组成的字符串:^\w+$ 或 ^\w{3,20}$

9. 中文、英文、数字包括下划线:^[\u4E00-\u9FA5A-Za-z0-9_]+$

10. 中文、英文、数字但不包括下划线等符号:^[\u4E00-\u9FA5A-Za-z0-9]+$ 或 ^[\u4E00-\u9FA5A-Za-z0-9]{2,20}$

11. 可以输入含有^%&’,;=?$\”等字符:[^%&’,;=?$\x22]+ 12 禁止输入含有~的字符:[^~\x22]+

其它:

.*匹配除 \n 以外的任何字符。

/[\u4E00-\u9FA5]/ 汉字

/[\uFF00-\uFFFF]/ 全角符号

/[\u0000-\u00FF]/ 半角符号

三、特殊需求表达式

1. Email地址:^\w+([-+.]\w+)*@\w+([-.]\w+)*\.\w+([-.]\w+)*$

2. 域名:[a-zA-Z0-9][-a-zA-Z0-9]{0,62}(/.[a-zA-Z0-9][-a-zA-Z0-9]{0,62})+/.?

3. InternetURL:[a-zA-z]+://[^\s]* 或 ^http://([\w-]+\.)+[\w-]+(/[\w-./?%&=]*)?$

4. 手机号码:^(13[0-9]|14[5|7]|15[0|1|2|3|5|6|7|8|9]|18[0|1|2|3|5|6|7|8|9])\d{8}$

5. 电话号码(“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和”XXXXXXXX):^(\(\d{3,4}-)|\d{3.4}-)?\d{7,8}$

6. 国内电话号码(0511-4405222、021-87888822):\d{3}-\d{8}|\d{4}-\d{7}

7. 身份证号(15位、18位数字):^\d{15}|\d{18}$

8. 短身份证号码(数字、字母x结尾):^([0-9]){7,18}(x|X)?$ 或 ^\d{8,18}|[0-9x]{8,18}|[0-9X]{8,18}?$

9. 帐号是否合法(字母开头,允许5-16字节,允许字母数字下划线):^[a-zA-Z][a-zA-Z0-9_]{4,15}$

10. 密码(以字母开头,长度在6~18之间,只能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a-zA-Z]\w{5,17}$

11. 强密码(必须包含大小写字母和数字的组合,不能使用特殊字符,长度在8-10之间):^(?=.*\d)(?=.*[a-z])(?=.*[A-Z]).{8,10}$

12. 日期格式:^\d{4}-\d{1,2}-\d{1,2}

13. 一年的12个月(01~09和1~12):^(0?[1-9]|1[0-2])$

14. 一个月的31天(01~09和1~31):^((0?[1-9])|((1|2)[0-9])|30|31)$

15. 钱的输入格式:

16. 1.有四种钱的表示形式我们可以接受:”10000.00″ 和 “10,000.00”, 和没有 “分” 的 “10000” 和 “10,000”:^[1-9][0-9]*$

17. 2.这表示任意一个不以0开头的数字,但是,这也意味着一个字符”0″不通过,所以我们采用下面的形式:^(0|[1-9][0-9]*)$

18. 3.一个0或者一个不以0开头的数字.我们还可以允许开头有一个负号:^(0|-?[1-9][0-9]*)$

19. 4.这表示一个0或者一个可能为负的开头不为0的数字.让用户以0开头好了.把负号的也去掉,因为钱总不能是负的吧.下面我们要加的是说明可能的小数部分:^[0-9]+(.[0-9]+)?$

20. 5.必须说明的是,小数点后面至少应该有1位数,所以”10.”是不通过的,但是 “10” 和 “10.2” 是通过的:^[0-9]+(.[0-9]{2})?$

21. 6.这样我们规定小数点后面必须有两位,如果你认为太苛刻了,可以这样:^[0-9]+(.[0-9]{1,2})?$

22. 7.这样就允许用户只写一位小数.下面我们该考虑数字中的逗号了,我们可以这样:^[0-9]{1,3}(,[0-9]{3})*(.[0-9]{1,2})?$

23 8.1到3个数字,后面跟着任意个 逗号+3个数字,逗号成为可选,而不是必须:^([0-9]+|[0-9]{1,3}(,[0-9]{3})*)(.[0-9]{1,2})?$

24. 备注:这就是最终结果了,别忘了”+”可以用”*”替代如果你觉得空字符串也可以接受的话(奇怪,为什么?)最后,别忘了在用函数时去掉去掉那个反斜杠,一般的错误都在这里

25. xml文件:^([a-zA-Z]+-?)+[a-zA-Z0-9]+\\.[x|X][m|M][l|L]$

26. 中文字符的正则表达式:[\u4e00-\u9fa5]

27. 双字节字符:[^\x00-\xff] (包括汉字在内,可以用来计算字符串的长度(一个双字节字符长度计2,ASCII字符计1))

28. 空白行的正则表达式:\n\s*\r (可以用来删除空白行)

29. HTML标记的正则表达式:<(\S*?)[^>]*>.*?</\1>|<.*? /> (网上流传的版本太糟糕,上面这个也仅仅能部分,对于复杂的嵌套标记依旧无能为力)

30. 首尾空白字符的正则表达式:^\s*|\s*$或(^\s*)|(\s*$) (可以用来删除行首行尾的空白字符(包括空格、制表符、换页符等等),非常有用的表达式)

31. 腾讯QQ号:[1-9][0-9]{4,} (腾讯QQ号从10000开始)

32. 中国邮政编码:[1-9]\d{5}(?!\d) (中国邮政编码为6位数字)

33. IP地址:\d+\.\d+\.\d+\.\d+ (提取IP地址时有用)

34. IP地址:((?:(?:25[0-5]|2[0-4]\\d|[01]?\\d?\\d)\\.){3}(?:25[0-5]|2[0-4]\\d|[01]?\\d?\\d))

35. IP-v4地址:\\b(?:(?:25[0-5]|2[0-4][0-9]|[01]?[0-9][0-9]?)\\.){3}(?:25[0-5]|2[0-4][0-9]|[01]?[0-9][0-9]?)\\b (提取IP地址时有用)
36. 校验IP-v6地址:(([0-9a-fA-F]{1,4}:){7,7}[0-9a-fA-F]{1,4}|([0-9a-fA-F]{1,4}:){1,7}:|([0-9a-fA-F]{1,4}:){1,6}:[0-9a-fA-F]{1,4}|([0-9a-fA-F]{1,4}:){1,5}(:[0-9a-fA-F]{1,4}){1,2}|([0-9a-fA-F]{1,4}:){1,4}(:[0-9a-fA-F]{1,4}){1,3}|([0-9a-fA-F]{1,4}:){1,3}(:[0-9a-fA-F]{1,4}){1,4}|([0-9a-fA-F]{1,4}:){1,2}(:[0-9a-fA-F]{1,4}){1,5}|[0-9a-fA-F]{1,4}:((:[0-9a-fA-F]{1,4}){1,6})|:((:[0-9a-fA-F]{1,4}){1,7}|:)|fe80:(:[0-9a-fA-F]{0,4}){0,4}%[0-9a-zA-Z]{1,}|::(ffff(:0{1,4}){0,1}:){0,1}((25[0-5]|(2[0-4]|1{0,1}[0-9]){0,1}[0-9])\\.){3,3}(25[0-5]|(2[0-4]|1{0,1}[0-9]){0,1}[0-9])|([0-9a-fA-F]{1,4}:){1,4}:((25[0-5]|(2[0-4]|1{0,1}[0-9]){0,1}[0-9])\\.){3,3}(25[0-5]|(2[0-4]|1{0,1}[0-9]){0,1}[0-9]))
37. 子网掩码:((?:(?:25[0-5]|2[0-4]\\d|[01]?\\d?\\d)\\.){3}(?:25[0-5]|2[0-4]\\d|[01]?\\d?\\d))
38. 校验日期:^(?:(?!0000)[0-9]{4}-(?:(?:0[1-9]|1[0-2])-(?:0[1-9]|1[0-9]|2[0-8])|(?:0[13-9]|1[0-2])-(?:29|30)|(?:0[13578]|1[02])-31)|(?:[0-9]{2}(?:0[48]|[2468][048]|[13579][26])|(?:0[48]|[2468][048]|[13579][26])00)-02-29)$(“yyyy-mm-dd“ 格式的日期校验,已考虑平闰年。)
39. 抽取注释:<!–(.*?)–>
40. 查找CSS属性:^\\s*[a-zA-Z\\-]+\\s*[:]{1}\\s[a-zA-Z0-9\\s.#]+[;]{1}
41. 提取页面超链接:(<a\\s*(?!.*\\brel=)[^>]*)(href=”https?:\\/\\/)((?!(?:(?:www\\.)?’.implode(‘|(?:www\\.)?’, $follow_list).’))[^” rel=”external nofollow” ]+)”((?!.*\\brel=)[^>]*)(?:[^>]*)>
42. 提取网页图片:\\< *[img][^\\\\>]*[src] *= *[\\”\\’]{0,1}([^\\”\\’\\ >]*)
43. 提取网页颜色代码:^#([A-Fa-f0-9]{6}|[A-Fa-f0-9]{3})$
44. 文件扩展名效验:^([a-zA-Z]\\:|\\\\)\\\\([^\\\\]+\\\\)*[^\\/:*?”<>|]+\\.txt(l)?$
45. 判断IE版本:^.*MSIE [5-8](?:\\.[0-9]+)?(?!.*Trident\\/[5-9]\\.0).*$

元字符描述
\将下一个字符标记符、或一个向后引用、或一个八进制转义符。例如,“\\n”匹配\n。“\n”匹配换行符。序列“\\”匹配“\”而“\(”则匹配“(”。即相当于多种编程语言中都有的“转义字符”的概念。
^匹配输入字行首。如果设置了RegExp对象的Multiline属性,^也匹配“\n”或“\r”之后的位置。
$匹配输入行尾。如果设置了RegExp对象的Multiline属性,$也匹配“\n”或“\r”之前的位置。
*匹配前面的子表达式任意次。例如,zo*能匹配“z”,也能匹配“zo”以及“zoo”。*等价于{0,}。
+匹配前面的子表达式一次或多次(大于等于1次)。例如,“zo+”能匹配“zo”以及“zoo”,但不能匹配“z”。+等价于{1,}。
?匹配前面的子表达式零次或一次。例如,“do(es)?”可以匹配“do”或“does”。?等价于{0,1}。
{n}n是一个非负整数。匹配确定的n次。例如,“o{2}”不能匹配“Bob”中的“o”,但是能匹配“food”中的两个o。
{n,}n是一个非负整数。至少匹配n次。例如,“o{2,}”不能匹配“Bob”中的“o”,但能匹配“foooood”中的所有o。“o{1,}”等价于“o+”。“o{0,}”则等价于“o*”。
{n,m}mn均为非负整数,其中n<=m。最少匹配n次且最多匹配m次。例如,“o{1,3}”将匹配“fooooood”中的前三个o为一组,后三个o为一组。“o{0,1}”等价于“o?”。请注意在逗号和两个数之间不能有空格。
?当该字符紧跟在任何一个其他限制符(*,+,?,{n},{n,},{n,m})后面时,匹配模式是非贪婪的。非贪婪模式尽可能少地匹配所搜索的字符串,而默认的贪婪模式则尽可能多地匹配所搜索的字符串。例如,对于字符串“oooo”,“o+”将尽可能多地匹配“o”,得到结果[“oooo”],而“o+?”将尽可能少地匹配“o”,得到结果 [‘o’, ‘o’, ‘o’, ‘o’]
.点匹配除“\n”和”\r”之外的任何单个字符。要匹配包括“\n”和”\r”在内的任何字符,请使用像“[\s\S]”的模式。
(pattern)匹配pattern并获取这一匹配。所获取的匹配可以从产生的Matches集合得到,在VBScript中使用SubMatches集合,在JScript中则使用$0…$9属性。要匹配圆括号字符,请使用“”或“”或“”。
(?:pattern)非获取匹配,匹配pattern但不获取匹配结果,不进行存储供以后使用。这在使用或字符“(|)”来组合一个模式的各个部分时很有用。例如“industr(?:y|ies)”就是一个比“industry|industries”更简略的表达式。
(?=pattern)非获取匹配,正向肯定预查,在任何匹配pattern的字符串开始处匹配查找字符串,该匹配不需要获取供以后使用。例如,“Windows(?=95|98|NT|2000)”能匹配“Windows2000”中的“Windows”,但不能匹配“Windows3.1”中的“Windows”。预查不消耗字符,也就是说,在一个匹配发生后,在最后一次匹配之后立即开始下一次匹配的搜索,而不是从包含预查的字符之后开始。
(?!pattern)非获取匹配,正向否定预查,在任何不匹配pattern的字符串开始处匹配查找字符串,该匹配不需要获取供以后使用。例如“Windows(?!95|98|NT|2000)”能匹配“Windows3.1”中的“Windows”,但不能匹配“Windows2000”中的“Windows”。
(?<=pattern)非获取匹配,反向肯定预查,与正向肯定预查类似,只是方向相反。例如,“(?<=95|98|NT|2000)Windows”能匹配“2000Windows”中的“Windows”,但不能匹配“3.1Windows”中的“Windows”。*python的正则表达式没有完全按照正则表达式规范实现,所以一些高级特性建议使用其他语言如java、scala等
(?<!patte_n)非获取匹配,反向否定预查,与正向否定预查类似,只是方向相反。例如“(?<!95|98|NT|2000)Windows”能匹配“3.1Windows”中的“Windows”,但不能匹配“2000Windows”中的“Windows”。*python的正则表达式没有完全按照正则表达式规范实现,所以一些高级特性建议使用其他语言如java、scala等
x|y匹配x或y。例如,“z|food”能匹配“z”或“food”(此处请谨慎)。“[z|f]ood”则匹配“zood”或“food”。
[xyz]字符集合。匹配所包含的任意一个字符。例如,“[abc]”可以匹配“plain”中的“a”。
[^xyz]负值字符集合。匹配未包含的任意字符。例如,“[^abc]”可以匹配“plain”中的“plin”任一字符。
[a-z]字符范围。匹配指定范围内的任意字符。例如,“[a-z]”可以匹配“a”到“z”范围内的任意小写字母字符。注意:只有连字符在字符组内部时,并且出现在两个字符之间时,才能表示字符的范围; 如果出字符组的开头,则只能表示连字符本身.
[^a-z]负值字符范围。匹配任何不在指定范围内的任意字符。例如,“[^a-z]”可以匹配任何不在“a”到“z”范围内的任意字符。
\b匹配一个单词的边界,也就是指单词和空格间的位置(即正则表达式的“匹配”有两种概念,一种是匹配字符,一种是匹配位置,这里的\b就是匹配位置的)。例如,“er\b”可以匹配“never”中的“er”,但不能匹配“verb”中的“er”;“\b1_”可以匹配“1_23”中的“1_”,但不能匹配“21_3”中的“1_”。
\B匹配非单词边界。“er\B”能匹配“verb”中的“er”,但不能匹配“never”中的“er”。
\cx匹配由x指明的控制字符。例如,\cM匹配一个Control-M或回车符。x的值必须为A-Z或a-z之一。否则,将c视为一个原义的“c”字符。
\d匹配一个数字字符。等价于[0-9]。grep 要加上-P,perl正则支持
\D匹配一个非数字字符。等价于[^0-9]。grep要加上-P,perl正则支持
\f匹配一个换页符。等价于\x0c和\cL。
\n匹配一个换行符。等价于\x0a和\cJ。
\r匹配一个回车符。等价于\x0d和\cM。
\s匹配任何不可见字符,包括空格、制表符、换页符等等。等价于[ \f\n\r\t\v]。
\S匹配任何可见字符。等价于[^ \f\n\r\t\v]。
\t匹配一个制表符。等价于\x09和\cI。
\v匹配一个垂直制表符。等价于\x0b和\cK。
\w匹配包括下划线的任何单词字符。类似但不等价于“[A-Za-z0-9_]”,这里的”单词”字符使用Unicode字符集。
\W匹配任何非单词字符。等价于“[^A-Za-z0-9_]”。
\xn匹配n,其中n为十六进制转义值。十六进制转义值必须为确定的两个数字长。例如,“\x41”匹配“A”。“\x041”则等价于“\x04&1”。正则表达式中可以使用ASCII编码。
\num匹配num,其中num是一个正整数。对所获取的匹配的引用。例如,“(.)\1”匹配两个连续的相同字符。
\n标识一个八进制转义值或一个向后引用。如果\n之前至少n个获取的子表达式,则n为向后引用。否则,如果n为八进制数字(0-7),则n为一个八进制转义值。
\nm标识一个八进制转义值或一个向后引用。如果\nm之前至少有nm个获得子表达式,则nm为向后引用。如果\nm之前至少有n个获取,则n为一个后跟文字m的向后引用。如果前面的条件都不满足,若nm均为八进制数字(0-7),则\nm将匹配八进制转义值nm
\nml如果n为八进制数字(0-7),且ml均为八进制数字(0-7),则匹配八进制转义值nml
\un匹配n,其中n是一个用四个十六进制数字表示的Unicode字符。例如,\u00A9匹配版权符号(©)。
\p{P}小写 p 是 property 的意思,表示 Unicode 属性,用于 Unicode 正表达式的前缀。中括号内的“P”表示Unicode 字符集七个字符属性之一:标点字符。其他六个属性:L:字母;M:标记符号(一般不会单独出现);Z:分隔符(比如空格、换行等);S:符号(比如数学符号、货币符号等);N:数字(比如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等);C:其他字符。*注:此语法部分语言不支持,例:javascript。
\<\>匹配词(word)的开始(\<)和结束(\>)。例如正则表达式\<the\>能够匹配字符串”for the wise”中的”the”,但是不能匹配字符串”otherwise”中的”the”。注意:这个元字符不是所有的软件都支持的。
( )将( 和 ) 之间的表达式定义为“组”(group),并且将匹配这个表达式的字符保存到一个临时区域(一个正则表达式中最多可以保存9个),它们可以用 \1 到\9 的符号来引用。
|将两个匹配条件进行逻辑“或”(or)运算。例如正则表达式(him|her) 匹配”it belongs to him”和”it belongs to her”,但是不能匹配”it belongs to them.”。注意:这个元字符不是所有的软件都支持的。

PS:

在线正则表达式测试: http://tool.oschina.net/regex/ 

正则表达式常用特殊字符和符号

常用特殊字符和符号

0.择一匹配         (|)

|  从多个模式中选择其一,类似于逻辑或,例如:

     正则表达式            匹配的字符串
     apple|orange    apple,orange
            cpp|java|python          cpp,java,python

1.任意匹配单个字符         (.)

. 匹配除了换行符\n以外的任意字符,例如:

     正则表达式            匹配的字符串
     a.c    a(任意字符)c
               ..             任意两个字符

2.从字符串开始或结尾或单词边界匹配(^)     ($)     (\b)       (\B)

^或\A接字符串,表示以该字符串开始(区别:^匹配一行的开始,\A匹配输入的开始)

$或\Z接字符串,表示以该字符串结尾(同上)

\b接字符串,表示以该字符串开始(区别于^和\A:匹配一个单词起始部分,不管该单词前面是否有任何字符。通俗来说:^匹配字符串的开始,\b匹配单词的开始)

\B接字符串,表示以该字符串为子串但不是边界

     正则表达式            匹配的字符串
     ^in      任何以in开头的字符串
               com$              任何以com结尾的字符串
                the     任何包含the的字符串
     \bthe      任何以the开始的字符串
     \bthe\b             单词zhe
     \Bthe             任何包含但不以the开始的字符串
     the\B             任何包含但不以the结尾的字符串

3.创建字符集,类似于择一匹配     ([])

([])用于匹配某些特定字符,区别于(.)匹配任意字符,匹配方括号中包含的任意字符。

     正则表达式            匹配的字符串
     c[abcd]d    cad,cbd,ccd,cdd
            [cp][jv][py]          cjp,pjp,cvp,cvy,pjp,pjy

4.限定范围或否定  (-)  ([^])

方括号中两个字符以-符号连接表示指定一个范围,在连接的字符之中。

方括号中紧紧连接^符号表示不匹配给定字符集任一字符

    正则表达式            匹配的字符串
    [a-c][d-f]    ad,ae,af,bd,be,bf,cd,ce,cf,
            [^aeiou]          一个非元音字符
           [^\t\n]           不匹配制表符或换行符

5.零次,一次或多次匹配(*)    (+)    (?)  ;频数匹配   {M}    {M,N}    {M,}

*将匹配其左边的正则表达式出现零次或多次的情况。

+将匹配其左边的正则表达式出现一次或多次的情况。

?将匹配其左边的正则表达式出现零次或一次的情况。

{M}将匹配其左边的正则表达式出现M次的情况。

{M,N}将匹配其左边的正则表达式出现M到N次的情况。

{M,}将匹配其左边的正则表达式出现M次或更多次的情况。

    正则表达式            匹配的字符串
    dog?    dog,do
           dog*           do,dog,dogg,doggg,….do任意个g
           dog+           dog,dogg,doggg,….dog任意个g
           dog{5}           doggggg
           dog{2,3}           dogg,doggg

 6.表示字符集的特殊字符   (\w)(\d)   (\s)

\w  匹配任何字母数字下划线字符

\d   匹配任何十进制数字

\s  匹配任意空格字符

    正则表达式            匹配的字符串
    \w+    一串由字母数字组成的字符串
           \d{3}-\d{3}-d{4}           美国电话号码形式,如800-555-1212
           \w+@\w+\.com          xxx@yyy.com形式的电子邮件地址
           \s          与[\n\r\t\v\f]相同,与\S相反

社会心理学三大方法八大理论

起源

社会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早期,心理学先驱创立了三个主要的观点:

一、行为的动机源于强大的内在驱力和冲动,如性本能和攻击本能。成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是童年经历所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心理冲突,如暴力事件。(弗洛伊德)

二、行为主义理论关注在人类和其他动物身上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如现在的行为是过去学习的结果。(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等)

三、格式塔心理学派关注个体感知和理解人、事、物的方式。是一种将环境看做整体而不是各个部分的加合的观点(科勒、考夫卡、勒温等)


三大方法(分析层次)

一、社会分析层次

       通过了解社会行为的一般模式,如自杀率、投票行为、消费行为等,将社会行为解释为由经济困难、阶级冲突、价值冲突、政府政策等因素所驱动。目标是辨别社会驱力与一般社会行为模式的联系。如暴力犯罪与贫穷、移民等因素之间的联系。

二、个体分析层次

       以个体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心理特征的术语来解释行为。如从罪犯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特点等方面解释暴力犯罪。

三、人际层次

       关注个体所处的社会情境,包括个体环境中的其他人,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他们与该个体之间的关系等。比如探索什么类型的人际关系会使人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导致暴力行为的上升。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是挫折攻击假设,受挫的处境使人愤怒,这样就增加了他们的攻击倾向。


八大理论

书中给出了一个例子便于八大理论的情境代入。

场景:凌晨3点,一位警察看到辍学的学生拉里从一家关门很久的商店后门走出来,并带着一个装满钱的书包。警察向拉里喊话,让他站住,举起手来。拉里转过身,从兜里掏出一支枪扣动扳机打中了警察的腿部。后来,拉里被捕入狱。


一、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认为需要能够影响认知、行为、态度。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做一件事的动机是因为某些方面的需要。比如,我们经常会在失败时责备他人,在成功时把功劳归于自身,这是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

       看看拉里的例子,采用动机理论,拉里抢劫是为了购买食物或者毒瘾?拉里枪击警察是因为恐惧或愤怒?

       动机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环境产生或唤醒需要,然后人们以介入某些行为来满足或降低需要。

二、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们现在的行为由过去的经验所决定。例如,红灯停绿灯行是我们过去学习的反应方式。学习的发生一般包括三种机制:

       1、联结(或经典条件反射)。比如听到“上课”就会起立并说“老师好”;

       2、强化。人们的某一行为是因为在该行为之后会感到愉悦或需要得到满足, 比如儿童学会与他人分享玩具是因为会得到父母的表扬。

       3、观察学习。人们学习社会行为是因为看“榜样”这样做比如儿童听周围的人说话学会方言母语,青少年通过新闻上政要的发言树立自己的政治观念,我们看到成功者的励志而努力学习。

       通过学习理论分析拉里的例子,我们会考虑到可能拉里过去与权威发生冲突时的暴力反应方式被强化导致他想警察开枪,或者拉里的父亲经常有暴力行为,导致拉里模仿了一个暴力的榜样。

三、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强调人们的行为依赖于其如何感知社会环境。比如我们总是会把一些彩色的、喧闹的、独特的、较近的事物当做凸显在前面的图形,而柔和的、单调的、静止的、较远的事物构成背景。

       比如拉里,当警察然他站住的时候,他可能认为警察的职业就是抓人,认为这个警察是有威胁性的,最终,拉里对处境的认知使他向警察开了枪。

四、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认为个体会对不同行为的成本和获益进行比较并选择其中最合理的一个。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些成本最小而获益最大的行为。

       回到拉里的例子,假定他当时的选择有逃跑、投降和开枪。他认为如果逃跑,警察可能开枪;如果投降,会被送进监狱。这个时候,他可能认为如果向警察开枪他就有可能带着钱逃走。

五、相互依赖理论

       相互依赖理论将个体行为的分析转移到两个或多个互相作用的个体行为的分析。当人们之间相互作用时,无论这个作用是赞许或者误解,他们都在彼此影响。

       比如拉里和警察之间会由于二者的利益冲突而使两个人变得敌对。

六、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背景影响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比如重视守时的地区生活节奏也相对较快。社会文化(特定群体共同的信仰、价值、传统和行为模式)也衍生出社会规范(比如服从交通信号、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等)和社会角色(比如婚姻中的传统角色要求丈夫赚钱,妻子照料孩子和家务)

       拉里的案例部分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美国大文化背景,美国是世界上最暴力的社会之一。美国的孩子从电视上看到无数的谋杀和受害情节,很多城郊地区容易获得枪支武器。拉力的态度形成归咎于暴露于暴力的文化信息中,枪击警察的行为可能是从环境中获得枪支弹药的机会所致。

七、进化社会心理学

       进化社会心理学将进化和自然选择的思想应用到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生活的理解中,吸收了达尔文所提出的观点。比如远古时期如躲避蛇,喜欢吃富含蛋白质和糖的食物增加了我们的祖先生存的机会。具有这些行为倾向的个体会有更多的子女,这些子女继续繁衍,这种行为模式渐渐成为人类遗传特征的一部分。

       对于拉里的案件,进化社会心理学家会强调攻击是人类面对威胁的普遍反应,可能他们还会补充,引发这种反应的威胁程度因个人经历和文化价值观的不同而不同。

八、现代社会心理学理论

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任何单一的一般性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都不能充分解释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因而从不同的理论传统中整合各种观点就很有实用意义。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

西方管理学三大定律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墨菲定律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1、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2、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3、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4、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帕金森定律

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帕金森定律常常被人们转载传诵,用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帕金森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彼得原理

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  ,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理论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导致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组织带来损失

社会心理学试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

在1973年,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想要了解是性格还是监狱本身造成了狱警的残暴行径。所以他就在斯坦福大楼地下室开始了模拟监狱。菲利普·津巴多教授还给他们分配了各自的角色。在开始这个实验之前,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是给这个实验预留了两个星期的观察时间的。但是这个实验不得不提前六天就结束了。因为他发现每个人都可以很快的适应自己被分配到的实验角色,并且囚犯们陷入了典型的犯人行为,而狱警们也开始会提出越来越严厉的惩罚。

在特定情形下,一些本性纯良的普通人和社会团体的人格、思维和行为方式会因为外界的影响突然堕落,人性中的“恶会被释放出来,出现集体做出违反道德的行为,甚至出现反人类的罪行

人很多容易受到情镜,团体的影响,而丧失理智。

阿希从众实验

20世纪50年代初,所罗门·阿希为了研究从众现象,进入了如下的一场实验。

阿希准备多组卡片,每一组卡片由2张图片构成。每组图片的大概情况是:卡片1上有一条长度为20厘米的线条,卡片2有三条线条,长度分别为 20、15、18厘米(数值各异,但是卡片2上最长的线段必定和卡片1上的线条等长)

每次实验有8个被试,其中有7个是教授的助手,也就是托。真正的被试只有1个。

当教授拿着某一组卡片,询问8位被试:“图2中有A、B、C三段线条,哪段和图1中的线条一样长?”

大家依次作答,被试每轮都被安排为最后一个回答者。

由于答案显而易见,前3轮里,7个托和1个被试都轻松地给出正确的答案。

但是到了第4轮的时候,7个托都故意地给出统一的错误答案,例如回答为线条B。

如果这时你是第被试,也就是第8个回答的人,你会怎么答呢?

也许你会说,每个人都会坚定地说是线条A,被试又不傻子!

但是抱歉,实验的结果却是这样的:

约有 75%的人至少有一次跟团体的不正确共识保持了一致,也就是说,被试者否定了自己的轻而易举就可以判断出来的正确选择,选择了从众。

在团体中,几乎没有人可以从头到尾保持完全的独立,从众,是一个每天都在团体里发生的现象。

实验后采访了他们:他们都觉得焦虑、害怕别人的反对而变得因顾虑他人的看法而显得不自然。

多数人解释说他们和组里其他人看到的结果不一样,但是他们觉得别人是正确的。

有些人说他们附和别人是为了避免引人注目,尽管他们知道组里其他人是错误的。

小部分人说他们和其他人的看法是一样的。

旁观者效应实验

1964年,一个居住在中产阶级小区美国的女生,在小区里遭遇了袭击。整过过程持续了35分钟,她一直在求救,大多数邻居都听到了,但是直到事件结束后才有人报警,而警察从警局到案发现场只花了2分钟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没人伸出援手?是因为人心冷漠,人性丑恶吗?不是的。

没人伸出援手的原因是:可以帮助这个女生的人太多了,大家都以为其他人会帮忙,导致最后无人帮忙。

心理学家达利和拉特内为了研究这种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

由于事件是突然,所以不能让被试事先知道实验的目的,实验的目的伪装成让大学生们互相倾听分享自己内心的疑惑。实验让被试大学生相互隔离在一个小房间里,彼此通过内部通信系统进行交谈,一次只允许一名学生进行发言,其他人都是倾听者。(每次参与倾听的学生数量是有所变化)

试验模拟了一名学生癫痫突然发作,寻求搭救。

对于其他此时正在倾听的被试大学生来说,这就是一场突发事件,而且大家都知道除去自己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人也听到了求救声音。(活动最少的一组参加人员只有2人,仅有一个真的被试和一个“癫痫病人”)

实验表明:随着被试认为共同在场人数数量的增加,能够迅速向研究者报告癫痫发作的人数百分比大大减少。

如果在没有其他目击者的情况下,旁观者可能更愿意介入案件的调查中,而一旦有一群人看到,那么每个人都会根据其他人的反应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并且认为自己的个人帮助对案件起不到帮助。

霍桑效应:关注度改变人的行为

当人们被观看时,人们的反应与其它情况会有所不同。该效应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被发现。在霍桑的工厂,研究人员想要看看是否增加照明会提高生产力,此外他们也尝试降低照明光线。但不管是哪种方式,最终都的确让生产力得到了提升。研究人员意识到,这是因为工人们意识到有人对生产率足够的关注,因此他们就更加努力工作了起来。受试者对于新的实验测试会产生正向反应,即由于环境改变(研究者的出现)而改变行为。所以绩效的提高,并非由实验条件造成,而是自身的反应.

霍桑效应告诉我们:从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霍桑效应”启示我们:人在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和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为数不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切莫压制下去,而要千方百计地让它宣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和工作效率都非常有利。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在学校教育中极为普遍。有一所国外的学校,在入学的时候会对每个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以智力测验的结果将学生分为优秀班和普通班。结果有一次在例行检查时发现,一年之前入学的一批学生的测验结果由于某种失误被颠倒了,也就是说优秀班其实是普通的孩子,而真正聪明的孩子却在普通班。但是这一年的课程成绩却如同往年一样,优秀班明显高于普通班,并未出现异常。原本普通的孩子被当作优等生关注,他们自己也就认为自己是优秀的,额外的关注加上心理暗示使得丑小鸭真的成了白天鹅。

基于霍桑效应的心理暗示还可以治疗抑郁、自卑、紧张等各种心理疾病,霍桑效应在企业管理应用和领导行为上也卓有成效。

心理学家通过对情绪的深入研究发现,情绪宣泄的手段主要有三种:狂暴行为、倾诉和哭拉。

松下公司的“出气室”属于第一种狂暴行为宣泄,“霍桑实验”中的谈话属于第二种倾诉宣泄,而除此之外,放声痛哭也是极佳的宣泄方式。

艺术实验的价值:我们的价值感受到了包装的影响

约书亚·贝尔是一位备受推崇的小提琴手,在这个实验的那一周,他已经卖光了波士顿的交响音乐厅的门票,其平均售价为100美元。那么,如果他将同样的技巧,同样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在华盛顿的地铁站表演,会有多少人停下来,并给他钱呢?他在地铁站表演了足够长的时间,有1097年人走过他身前,但只有少数的人停下来欣赏他的严重。而最终他得到的收入仅有32.17美元。

棉花糖实验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心理学家米歇尔(Walter Mischel)开展了这项实验,把年龄4到6岁的孩子带到一个房间里,桌子上放著棉花糖等零食,并且告诉他们,可以吃零食,但如果他们等了15分钟而没有吃的话,他们就会得到第二份奖励。米歇尔发现有的小孩会用双手遮住自己的眼睛或转过头不看,有的开始踢桌子,有的扯自己的头发,还有的把棉花糖当做绒毛玩偶来玩,当研究人员一离开,就有一些小孩开始吃了。在600多名参与实验的儿童中,有一小部分人立即吃了棉花糖,那些试图拖延时间的孩子中,有三分之一坚持了15分钟,最后得到了第二份棉花糖的奖励。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能够控制自己等待第二份奖励的孩子,往往会有更好的成就。

虚假同感偏差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问大学生们,他们是否愿意在校园里散步30分钟,并且带着一个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在乔的餐厅吃饭」。然后,研究人员让学生们猜想有多少人会同意戴上这个广告牌。他们发现那些同意携带这个标志的人相信大多数人也会同意携带这个标志,那些拒绝的人认为大多数人也会拒绝。因此,不管他们是否同意给乔的餐厅做广告,参与者都坚信,大多数人都会做出跟他们同样的选择。这个实验结果表明,这在心理学中就是所谓的「错误的共识效应」。不管我们的信仰、选择或行为如何,我们倾向于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们的观点和行为一样。

人们是蹩脚的直觉型心理学家。人们还可能假设和自己有不同看法的人相对于自己来说有更加极端的人格。这是因为,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对自己说,所有思维正常的人当然都和我想的一样。

烟雾缭绕的房间实验

这个实验让人们在一个房间里填写一份问卷,当烟雾从门底下传出来的时候,人们会怎么做?当受试者单独在里面的时候,75%的人几乎立刻报告了烟雾,报告的平均时间是注意到烟雾后两分钟。然而,当受试者和工作人员两个人在里面时,当工作人员告诉他没什么事,只有10%的受试者会离开房间或报告烟雾。10个实验对象中有9个会一直在做问卷调查,同时揉着眼睛,用手剥开烟雾。这个实验说明,我们似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的反应,甚至违背了自己的直觉。不要让别人的消极态度导致你的不作为。不要总是假设别人会帮忙,要做一个果断行动的人!

贝勃定律

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即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

光环效应

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罗伯斯山洞实验

21位11岁的小男孩被带到了奥克拉荷马州的Robbers Cave州立公园去参加一个夏令营。他们不知道其实自己是一个实验的被试。在这个旅行之前孩子们被随机分为两组。他们住进了单独的小屋里。而且在第一个星期中,他们并不知道还有另外一组人的存在。在游泳和徒步旅行中他们相互熟悉,实验进入了第二阶段。两组人第一次发现了对方,并且不久后组与组之间的冲突迹象以语言上的侮辱这种形式出现了,

两组人之间的冲突被成功激化之后,实验现在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实验者可以让两组人和好吗,首先,他们尝试组织了一些两个组一起参与的活动,例如看一场电影和放鞭炮,不过没有一样管用。实验者然后尝试了一个新的办法。他们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并给了他们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第一个问题中,孩子们被告知一些破坏者蓄意袭击了他们的供水系统。在两组人成功合力扫除一个龙头旁的障碍后,第一粒和平的种子被播下了。

在第二个问题中,两组人需要一起凑钱去看一场电影。他们选定了一部大家都愿意看的电影。在那天晚上,两个组的成员又一次聚在一起吃饭了。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们又“意外地”遭遇了更多的问题。关键的一点在于他们都拥有了更高一级的目标:两个组里的孩子们一起合作完成牵涉到他们共同利益的事情。最终,所有的孩子决定坐同一辆大巴回家。他们终于和解了

它说明了不同团体间如何才能得到和解,和平之树如何才能繁茂。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对更高一级的、延伸到团体的界线以外的目标的聚焦。

社会认同理论

一旦人们组成了群体,我们就开始做出奇怪的事情:模仿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偏袒自己群体中的成员,寻找一位可以顶礼膜拜,并抗击其他群体的领袖。

社会认同由类化、认同和比较三个基本历程组成。类化指人们将自己编入某一社群;认同是认为自己拥有该社群成员的普遍特征;比较是评价自己认同的社群相对于其他社群的优劣、地位和声誉。透过这三个历程,人们抬高自己的身价和自尊。社会认同理论把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摆在核心的位置,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社会认同理论首次把人际和群际行为进行了区分,并把认同在个体和群体层次上区分为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两种自我知觉水平。另外,社会认同理论还对人际比较与群际比较、个体自尊和集体自尊进行了区分。

社会认同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认为社会认同主要来自于群体成员身份或资格,人们努力追求或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认同,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尊,而且这种积极的社会认同主要来自于内群体与相关外群体之间进行的有利比较。如果没有获得满意的社会认同,人们就会试图离开他们所属的群体或想办法实现积极的区分。

实验:

一些14、15岁的男孩作为被试者被带进实验室,并且看了Klee和Kandinsky两人画作的幻灯片。他们被告知,实验者会根据他们对于这些画的偏好将他们分为两组。当然,这是一个为了在他们心中产生“我们”和“他们”的概念的谎言。实验者希望这两组孩子对于谁和自己同组,组别意味着什么,或者他们有什么得失这些问题几乎没有任何概念。在安排完之后,孩子们一个一个被单独带入一间小隔间。然后每人被要求将虚拟货币分发给两个组中的其他成员。他们知道的信息只有那些男孩是属于哪个组的,以及属于那个人的一个代码。为了弄清楚在自己这组和对方的那组之间这些孩子更偏向于哪一方,结果根据孩子们分发虚拟货币的情况来看,被试确实证明了群体成员间典型的行为界限:相对于其他组的成员,他们更偏向于自己组的同伴。那些孩子完全不知道谁“和自己”在同一组中,以及谁在另一组中。但是,关于这项实验最为令人费解的一点在于这些孩子从偏袒自己这组中完全无法得到任何好处——看起来并没有任何东西左右他们的决定。

威胁与交流

如何避免失败的讨价还价:不要给别人威胁

一项获奖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揭露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时常有效地和别人讨价还价。这个简单而令人迷惑的实验调查了讨价还价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的作用:威胁和交流。

你所参与的一种情境中含有双方威胁——你们两人都可以威胁到对方。一种情境中有单方威胁——只有一方可以威胁到对方。而在最后一种情境中没有任何威胁。不同情境下利润从多到少的顺序是什么呢?

最后发现,在将双方得分加起来的时候,你所处的有双方威胁的情境赢得了最少的利润,排在第二的是单方威胁情境,而利润最丰厚的是无威胁情境。

合作关系相比竞争关系很可能更加有益。

人们能够交流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会去交流——即使交流对他们是有益的。

即使在双方拥有交流方式的情况下,强迫他们交流还是会促进双方得到有利的结果。

在竞争关系中,交流应该以增加合作为目的。其他方法可能只会火上浇油。

威胁是危险的,不仅仅是对他人来说,对自己也同样如此。

思想实验

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

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

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

解读:

电车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Philippa Foot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

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

然而,其他人认为,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是同等的不道德。

总之,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许多哲学家都用电车难题作为例子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经常强迫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还存在着没有完全道德做法的情况。

空地上的奶牛(The Cow in the field)

认知论领域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实验就是“空地上的奶牛”。它描述的是,一个农民担心自己的获奖的奶牛走丢了。这时送奶工到了农场,他告诉农民不要担心,因为他看到那头奶牛在附件的一块空地上。

虽然农民很相信送奶工,但他还是亲自看了看,他看到了熟悉的黑白相间的形状并感到很满意。过了一会,送奶工到那块空地上再次确认。

那头奶牛确实在那,但它躲在树林里,而且空地上还有一大张黑白相间的纸缠在树上,很明显,农民把这张纸错当成自己的奶牛了。

问题是出现了,虽然奶牛一直都在空地上,但农民说自己知道奶牛在空地上时是否正确?

解读:

空地上的奶牛最初是被 Edmund Gettier用来批判主流上作为知识的定义的JTB(justified true belief)理论,即当人们相信一件事时,它就成为了知识;这件事在事实上是真的,并且人们有可以验证的理由相信它。

在这个实验中,农民相信奶牛在空地上,且被送奶工的证词和他自己对于空地上的黑白相间物的观察所证实。

而且经过送奶工后来的证实,这件事也是真实的。尽管如此,农民并没有真正的知道奶牛在那儿,因为他认为奶牛在那儿的推导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上的。Gettier利用这个实验和其他一些例子,解释了将知识定义为JTB的理论需要修正。

认知协调

不协调意味着不一致。认知失调指任何的不和谐,如个体可能感受到的两个或多个态度之间或者他的行为与态度之间的不和谐。费斯廷格认为任何形式的不一致都是令人不舒服的,个体将试图去减少这种不协调和不舒服。所以,个体将寻找使不协调最少的稳定状态。

认知失调理论假定当两种想法或信念(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人们就会感到紧张(失调)——因此,当我们决定说或做一些事时,我们会带有一定感情。研究表明,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体验,我们经常会调整自己的想法。

个体为了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或协调,会力图通过不同的方式, 如改变两种对立因素之一,降低它的重要性或强度,或在其中插入一个理由去减轻或解除这种不舒适状态,以改变思想、信念、态度或行为。当人的认知体系呈现协调关系时,就会设法保持它,并避免其他不协调因素的介入。

另外,在认知和行为协调上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层意思指如果我们改变了别人的认知,那么我们也就会改变别人的行为;另一个意思是指如果我们改变了别人的行为,同样会改变他的认知。(如果行为和他的认知不一致,他自己会找相关的借口来做说服)

哲理

主宰这个世界的,是思想,决定事物发展根本的是内因。
男人的底气,都是钱给的

人是不能从众的,人之所以能创新,是因为他独立思考的结果。一定要反前人的想法,科学不仅要和愚昧做斗争,科学还要和科学做斗争,科学要否定之前的科学,权威要干掉之前的权威,人类才能前进。

如果人类是一组代码,那我相信人类的代码中有‘爱(这个代码)